曾风靡一时的美国AI陪伴机器人公司Embodied正式宣布关停,其旗下主打产品——儿童情感机器人Moxie也迎来了最后的告别。这一消息在机器人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思。

美国AI陪伴机器人公司Embodied关停,儿童情感机器人Moxie落幕-RobotHot

Embodied的创始人Paolo Pirjanian博士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,对产品完美性有着极高追求。Moxie诞生时,被创始团队誉为“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朋友”。在破产之前,Embodied在一级市场曾有过辉煌时刻,英特尔旗下风投Intel Capital、丰田的AI Ventures、亚马逊的Alexa基金、索尼创新基金和Vulcan Capital等纷纷成为投资方。然而,最终因资金告罄,投资人看不到商业前景,公司无奈走向终结。

Embodied于2016年成立,创始人Paolo Pirjanian经历坎坷,15岁以难民身份到丹麦,后移居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。其博士研究方向为“多机器人系统协作”,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。2001年,Pirjanian进入美国初创公司任首席科学家,主导开发全球首个商用视觉导航系统,所在公司后被iRobot收购,他也成为iRobot首席技术官。因发现儿童早期社交情感学习需求未被传统教育工具满足,Pirjanian于2014年带领团队开展跨界研究,研究成果成为Moxie机器人“情感交互”功能的理论依据。

2020年,Embodied的王牌产品Moxie正式诞生并投入市场。这款机器人最初为自闭症儿童设计,后以5 - 8岁普通孩童为主要用户。上市时预售价格高达1500美元,购买第一年后每月还有60美元订阅费。尽管价格高昂引发质疑,但Moxie凭借独特设计和技术创新,发布之初就引起轰动,还被《时代》杂志评为“2020年最佳发明之一”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Moxie发布不到5年,Embodied就宣布关停。公司在公告中称,尽管全力寻求其他资金,但未能完成关键一轮融资,领投方在最后阶段退出,致使公司无法继续运营。所有Moxie机器人服务将在几天内停止运行,之后设备仅保留基础离线功能,云端服务不可用。公司因财务限制无法处理退款并深表歉意。

事实上,在此之前Embodied曾获得多轮融资。2019年前后,获得由英特尔旗下基金Intel Capital领投,亚马逊Alexa Fund、索尼创新基金跟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;2021年初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,估值一度高达2.7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0亿)。但据离职员工透露,硬件成本居高不下,单台Moxie生产成本超800美元。一年后,Moxie销量未达预期,订阅内容更新频率降低,用户续费率暴跌。2023年,Pirjanian和团队寻求收购,潜在买家包括谷歌与乐高,但因技术整合成本过高谈判破裂,此时Embodied仍未盈利。

分析认为,Embodied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始终未能实现健康的商业模式。以Moxie为例,单机成本超500美元、售价高达800美元(约5800元人民币),普通家庭难以承受,复购率不足5%,而同期热销的编程教育机器人定价仅200美元左右。此外,团队对产品过于理想化的极致追求,增加了硬件成本,创始人拒绝简化产品功能,忽视快速迭代原则,耗费18个月追求“完美版Moxie”。加之Moxie聚焦的5 - 10岁高收入家庭儿童群体在美国占比较低,面临同期成熟产品竞争,儿童隐私合规成本难以覆盖等问题,长期无法实现商业化,耗尽了投资人耐心。同时,公司在融资过程中的战略误判也加速了其失败,前期过高估值迫使后续融资需维持增长神话,管理层冒险扩张,开拓欧洲市场却未达预期。

Embodied的失败为全球机器人行业敲响了警钟。当前,全球机器人产业浪潮正盛,今年春晚宇树科技机器人表演将国内具身智能赛道推向高潮,2025年前两个月,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投融资交易已接近2024全年。但商业化问题始终是行业绕不过去的坎,此前美国已有明星公司Anki、家庭机器人公司Jibo等失败案例。赛道火热也导致估值虚高,一级市场投资人提醒警惕泡沫化。

不过,仍有众多投资者选择长期主义,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潜力巨大,需要耐心和长期资金注入。目前,具身智能机器人融资仍在继续,星海图、千寻智能、智元机器人、它石智航(TARS)等纷纷获得融资。

历史经验表明,前沿科技发展需不断试错和淘汰,虽会有Embodied这样失败的先行玩家,但也必将诞生伟大公司。